清明祭祀场景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 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这首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诗,在每逢清明节被现代人无限次的引用。但却总是只有前两句。

忽而想起小学课本上那首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, 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 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 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如今仍能体会第一次读到后四句时诧异,悲愤的内心。 现今流行速食文化,快餐文化。断章取义,以偏概全,喧宾夺主的事情大抵已经司空见惯了。 游荡于网络,偶读得南方周末网站的这篇

《喧嚣的清明》,不禁心生些许感慨。进而想起昨日清明,竟有以前的学生发来短信祝福“节日快乐”,哭笑不得。笑的不在于把清明当节日祝福,而哭的却是居然把清明也要当节日来祝福。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能理解节日最本真的意义呢。其实就连我自己,似乎也从来没有明白过。大抵是古人不似现在,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手段联系彼此。只有到了节日,大家回到曾经一块生活过的地方,促膝回忆过往,展望未来。罢了,怀着又加深厚的友谊回到各自现在生活工作的地方。现在或许这样的需求已经日渐淡漠了。

一如这些祭祀的人们,各种的“显排场,追时尚”,其实他们不明白。清明时节,通过缅怀故人,从而生出更多的对于生者的敬畏才是最重要的。